|
美版呼格案。只能说幸运的是,Steven还活着,还有两位英雄曾为他极力辩护,还有两个导演围着他拍了10年。重点在于,永远要质疑体制。 |
|
"Poor people lose. Poor people lose all the time." --- Steven Avery |
|
描述了一个一手遮天的邪恶警察系统捏死一个美国红脖子,两次,的故事。看完之后觉得再无程序正义,人间正道。还是自己做蝙蝠侠吧。 |
|
剧情太过离奇震撼,看的几度悲愤。所以可以理解周围的美国人为什么都totally freak out了,他们或许能接受人性的黑不见底,但估计难以直面这种司法的一败涂地。 |
|
纪录片引领美国民众对于司法的公正性的质疑到达一个高峰,12月18日Netflix开播,人们开始再一次对剧中主人公的卷宗有了前所未有的兴趣,涉案人员电话号码被翻出,誓要让这些为非作歹的打着“保护人民”幌子的警察不能有一个安静的圣诞节,更讽刺的是Steven硬生生自学会了法律,等待一个公正机会的来临 |
|
從最初看到新聞報導開始追蹤,到十年後最終成片發行,有兩年半的時間兩位導演都是一直住在Steven Avery家所在小鎮里的,鏡頭里那些漫天大雪的空鏡也是她們的日常。所以除了案件始末、訴訟流程的真實呈現,還能看到Avery一家的情感歷程和受訪者們的坦誠態度。即便如此,導演自己卻未過多介入故事本身。 |
|
最可怕的是看着所谓的执法者站在法庭上义正言辞的说谎,还自以为一副正义使者的嘴脸,简直太他妈丧心病狂了。第一次体会到纪录片的魅力:现实远比drama狗血,而可悲的是你知道完全不会像drama一样会起死回生。人性的恶意,体制的漏洞,媒体的煽风点火,就那么血淋淋摆在眼前让人战栗。哎。 |
|
美国版呼格案,真的让人心酸。司法公正道阻且长,这一点全世界都一样。 |
|
唯一不同的是,提出疑问的权利。 |
|
看的时候请不要有亲朋好友在身旁,以免你气愤过度伤及无辜。 |
|
不能为了好看把纪录片拍成这样啊 |
|
一边倒的叙事方法远不如Serial,胜在故事离奇,很多剪辑过于取巧,但考虑到一开始被所有电视台甚至包括HBO嫌弃,可以理解很多打破逻辑顺序是为了卖得好。叙事技能超强,十年跨度,复杂的人物关系和证据,能讲清楚就值得四星以上 |
|
纪录片的态度是明确的,但并没有影响对案件的详尽和双面描述。它所提出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案件的独立问题,而是体制,是程序正确对调查和审判的关键意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好莱坞式剪辑手法的运用,一集留一个扣子,让人看得欲罢不能。这是一部了不起的电视纪录片,跟NPR的Serial系列可对照。 |
|
毛骨悚然。从前只是从媒介的权力到权力的媒介,现在直接变成暴力的媒介,而这种暴力甚至延伸到司法机关。如果连司法都不能公正,和媒介一起把暴力、刻板成见、诱导询问、事前审判加在两个智商70的可怜人身上,那么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值得信任?就像内容分析法中带着结论找材料。想起《十二怒汉》。 |
|
重要的其实并非Avery是否是真凶——是的,我对此持一定的保留态度——而是渺小个体与偌大机器在体量上无法匹敌的差距,never stop questioning the system。 |
|
分别看完oj、纽约灾星和这部,结论就是,先不提是否有罪,富人总比穷人更有机会逃离牢笼。这部的标题取得有意思:到底是官官相护制造了一个虚构的杀人犯,还是在十八年冤狱后,内心的冤屈将他变成了魔鬼。唯一不完美的还是此片对弱者的偏袒比重较多,不过依然感谢摄制组的十年记录。等待真相大白。 |
|
神作。一口气看完,结果看到凌晨五点。这么狗血的剧情感觉超过我看过的所有的犯罪片。Gone Girl之类的在这种真人真事的比较下显得都缺乏想象力了。尽管估计导演在材料的选择上肯定有所取舍,因此我也不敢轻易对案件下结论。但是能仅仅靠剪辑已有的实录素材就能做到层层推进悬念迭起,导演的才能值得肯 |
|
除去性别语言/TV风格比对,certain type documentary的崛起,司法系统漏洞,人性的窥探等专业议题,纽约灾星和这部纪录片都告诉普通的你:穷和蠢会毁掉你的一生。智商只有70的Avery用十八年学到了一课:“穷就输了,穷人永远输。” 为囚三十载。 |
|
有生之年必追后续系列 / 天朝冤狱十年八年或到死的这种事情也不少,你们却没有看到 / 辩方两个律师太厉害,但是就像念斌案说的一样,办一起冤案仅仅一个派出所就能办,翻一起冤案举全国之力,不见得行 |
|
在片中你看不到有《十二公民》组成的陪审团,看不到《Lit to me》和《犯罪心理》中的神探,是不是《一级谋杀》我不知道,但被告居住地的居民都把被告的一家视为不安定因素是肯定的,一个想让政府赔款3600万(也就是大家的钱)的嫌疑人,关进牢里可以省了这笔钱,这让我想到了《狗镇》。 |
|
震撼!第二集反转时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后几集庭审的cross-examination太太太精彩。唯一的缺陷可能是导演妻妻(好评!)的bias,想要多些检方&Halbach角度 |
|
作为一个纪录片来说还是主观性太强了。另外外甥看得好气…… |
|
号称又一个Jinx/Serial; 完全停不下来;看完了,还好今天不用刷到三点; 2016目前最佳,到年底十佳妥妥的 |
|
一天看完!扣半星因为中间法庭录像过长拖了节奏,十集真的太费神。叙事方面远远不如《辛普森:美国制造》,但案件本身来说比辛普森这个传奇故事更能让个体/普通人感到洪荒的悲凉。一生冤牢,我来世界为何事… |
|
官官相卫哪儿都有,但这边一天内就会被和谐的微博,人家拍了十集近十小时的网剧,区别还是有的。立场偏颇难避免,毕竟面对如此多不义之举,客观地面面俱到要求太高了 |
|
蛋挞 |
|
野心、技巧都比不上《辛普森:美国制造》,但本作在更小格局下也传达了它更明确的诉求,是一部记录现实,却以参与现实、鼓动人们改写现实为第一目的的作品。相信在主创看来,所谓“意义大于作品本身”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存在的最大意义。
因为看前对本案一无所知,所以观感也有加成,即便证据所指、人情所现都足以让人相信真凶不是他,但个人仍然觉得重要的不是本案的审判结果正义与否,而是它的结果显然并非源于真正的正义,这就是本剧、所有仍然坚持参与其中的人们为之奋斗的最根本且无懈可击的理由。当体制千疮百孔,当一个人被无望导向绝望,是质疑让我们仍然拥有光明。《十二怒汉》与《制造杀人犯》并非对立,它们分别以戏剧与现实,去理想,去鞭挞,去共同诠释他们的司法、司法之外的好与坏,越好越显坏,越坏越显好。WHAT ABOUT US? |
|
看完全身发凉。摄制组有明显的立场,可是但凡纪录片都会有立场,有脑子的人也都会辩证的看问题。一开始我也是对SA有偏见的,但是故事展开后令人觉得平常看美剧确实太理想化。在没有直接物证的前提下居然把两个人全部治罪,而且检控方太多地方没有避嫌,如果这些细节出现在法律与秩序里面嫌疑人早都释放 |
|
“我是多么希望Steven是有罪的,因为只要想到Steven连续两次因为同样的制度含冤被关监狱,我内心就无比恐惧。” |
|
对真实事件本身感到非常震撼,纪录片用另一种方式去证明了无辜者的受罪和司法体系的不可撼动性。十个小时将整个事件全景式的描绘出来,大量的庭审画面和新闻报道几乎将两者对立起来,还有老无所依踽踽独行的破碎家庭,透露出强大的权力机器、不公司法体制之下的无力抗争。昭雪时刻永远无法到来,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司法体制也将遭受倒塌,这当然是掌权者不希望看到的结果。真相只是诸多妥协的结果,而纪录片让我们质疑所谓“真相”为何。 |
|
完全看不下去。 |
|
新闻发布会上Avery的律师说得好:“人类至今都还不熟稔以如何使用Justice。”不论判决是否公正,这份沉重的历史档案警醒了号称地球上最好的司法制度,最大的自由国家都如此,更不用说其他了,再看十二怒汉心情会更复杂,电影毕竟是电影。 |
|
你经历过绝望么?太让人震惊难过。一起关注后续。 |
|
虽然还没有到为他们生孩子的地步。。但DeanStrang和Buting两个律师真的太正直太有专业素养太讨人喜欢了太是真汉子了。这个纪录片的整个团队在公开所有信息包括所有涉案人员的真实姓名以及那些敢于发声的人们 都是真真(男/女)汉子 |
|
一口气看完10个小时的资料,不仅是因为案情的离奇,也是因为它所揭露的司法体制让每个人感到坐立不安。控方辩方受害方表现得都是很冷静理智,没人去煽动媒体或是泣血上访,而是坚定的在现有的体制下争取权力,可见即使这套体制中的人存在瑕疵,它依然是运作良好值得民众信仰的。 |
|
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冤案 至少steven的案子被拍成了纪录片还播出了 让我们看到了一丝希望 |
|
真是非常非常让人depressed。。。 |
|
倒时差,睡不着就看。太惊人了。finger crossed for innocent people. |
|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至少他们还有提出质疑的权利。不管Avery是否真的有罪,美国的司法体系绝对存在问题。没有<纽约灾星>好看的理由大概是男主的面目模糊,个性还没有他父母和律师鲜明。 |
|
网飞真是什么题材都摸。最后一集历任律师碰头讨论后续可能性的时候真是太飙泪。我们等着后续。 |
|
see you in law school |
|
公检法的问题可以出现在任何国家和体系,权力控制包裹下的人性的丑恶击溃法律的公正,Steven是否能沉冤昭雪未可知,只希望真相能早日大白。 |
|
美国司法黑暗起来比中国还黑暗,现实永远比影片精彩,这种片子能播出来就是审查制度的进步,另外未来无论是州长选举还是美国大选,都是很能造势的政治卖点。 |
|
@2016-07-12 02:08:19 |
|
致郁。一个从小不合群的男子23岁因犯强奸罪入狱,18年后DNA证明这是一桩冤案并无罪释放蒙冤者。出狱后他一直申请国家赔偿,并要求追责。但两年后他又因犯谋杀罪被判无期徒刑,而定罪证据漏洞百出,且有很大可能是警方构陷。这等耸人听闻的事情以为只会发生在虚拟世界,但它是真的。只能为Steven哭一场。
纪录片公布的庭审和审讯录像是很好的学习材料。之前一位律师跟我说,比刑讯逼供更可怕的是诱供。这下算是亲眼见着了。荒唐的是,警方何以在没有律师或监护人在场的情况下对一位有轻度智障的未成年人进行审讯?更荒唐的是,陪审团因为这份供述裁决有罪。唉。 |
|
不要尝试与国家机器对抗 |
|
那些officers一个个都是一脸"SHIT I'M FUCKED....."的表情。。。 |
|
感觉读了law school之后看这部片子真是能看出很多之前看不到的东西。影片并没有过多强调Avery家的背景,贫穷、无知、不合群等等特质可能可以反映出整个司法体系更本质的问题。纪录片也确实刻意省略了一些对Steven不利的证据,立场太过鲜明。以及Steven的两个辩护律师在纪录片播出后收到明星般的追捧… |
|
当年大热的纪录片终于给看完了,感觉得出来纪录片制作方应该是站的无罪派,提出了很多无罪的质疑。从纪录片里罗列出来的庭审情况来看,其实我也觉得是无罪的。的确太多疑点无法解释,甚至到最后被判罪了其实检方证据也无法捋清楚被害人到底是在哪里死的,怎么死的。布兰登的部分就更加难以理解了,但凡看了审问视频都看得出是诱供,而现场完全找不到他的指纹和dna,不说真相到底如何,只从证据上来说他到底是怎么被判有罪的我完全无法理解。只能说这个案子被判有罪简直是对于阿美一直鼓吹的疑罪从无、无罪推定原则的莫大侮辱。对比一下辛普森案,怎么想怎么觉得讽刺,辛普森案件里那么多有罪证据,但吃尽种族红利所以赢了。这俩案子里完全无法排除合理怀疑也可以一路输,真正的阿美魔幻现实主义。镜头一切到艾弗里爸妈就感到心酸。(243) |
|
就凭着24小时内看完的那股劲也得给五星。说实在的天下没有“客观”的纪录片,但能肯定的是那些所谓的铁证都是禁不起推敲的,本片更想让人去反思这个司法系统和背后司法机关的种种腐败吧。只是希望若有那一天,双亲未逝。 |